Telegram 职场压力缓解群里的 “咨询师”,说能疏导情绪,咋判断不是瞎聊?
4 个回答
首先得说,Telegram里的“咨询师”可真不少,有真懂心理学的,也有纯粹来聊天的。
怎么辨别呢?从几个方面看:
第一,看他的专业背景。有没有心理学的学历或证书?别听他说,看他能不能拿出证据。
第二,看他是怎么回应你的。专业的咨询师会引导你思考,不会一味安慰你。他们不会轻易下结论,而是会问你很多问题。
第三,看他聊的都是情绪,还是能给到实际建议。真正懂的咨询师,会帮助你看到问题的本质。
最后提醒大家,心理问题,不要完全相信网络聊天。有条件的话,还是建议找正规机构。
首先,看看这位“咨询师”有没有心理学相关的专业资质,比如证书。其次,看看他发的内容,是不是经常是情绪管理、心理学相关知识。再次,私下和他聊一聊,看他有没有认真听你说,给出的是具体的建议,而不是空话。最后,不要被“一次聊天就能解决焦虑”这类话术骗了,正规的心理咨询是不会这么承诺的。
如果感觉不对,赶紧撤,耽误正事就不好了。
先看咨询师资质,有无心理咨询师证、专业背景介绍等;
再看他的沟通方式,真正靠谱的咨询师,不会给你贴标签,而是会引导你去表达情绪;
然后看看群里其他人的评价,如果很多人都说“纯聊天没用”,那基本就不用考虑了;
最后,如果你感觉聊完更焦虑、更被否定,那基本就是瞎聊。
别急着相信,保持一点怀疑是对的。
这类“咨询师”其实大多数都是普通用户,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。怎么分辨真假呢?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:
1. 收不收费?真咨询师一般不会在群里免费提供服务,反而会更加谨慎;
2. 有没有专业背景介绍?例如有没有心理学相关资质、工作经历等;
3. 对话方式科学吗?真咨询会引导你梳理问题,不会一味地安慰你,也不会直接给建议;
4. 有没有频繁更换身份?有些“聊大天”的人会频繁换头像、改名字,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。
如果你觉得对方说话让你感觉很舒服,但又不确定专业性,那就当成“心理树洞”听一听也无妨。不要轻信“一次就解决所有问题”的承诺,情绪疏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